口力劳动者

人生靠智慧,职场靠口才,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输在嘴巴上!

在演讲中,关于何时使用举例这个技巧你可能还不知道!


具体来讲,哪些情况下需要用上举例这个技巧呢?说三种主要的情况吧。

第一,听众表情迷茫的时候。

很多时候,我们只从道理上讲,听众不太理解,很多听众的表情就开始变得迷茫起来,这就需要你举例了。你必须时刻保持警觉,也要有敏锐的洞察力,才能迅速发现听众表情的细微变化。

这种洞察力完全是一种经验的积累,很难说清楚听众的表情何时迷茫,何时又不迷茫。这个也许真的要靠人的第六感。什么是第六感?就是除我们常常讲的五官,也就是眼、耳、舌、皮、鼻这五个感觉器官之外,通过意念力、精神感应所获得的感觉。

哪种情况叫第六感?我举几个例子来让大家理解,比如:曾经做过一些梦,梦境果然真的发生了。又如:你到了一个新地方,发现那里的景物都是熟悉的,但以前从未涉足过此地。又如:在电话铃响之前,你预知它就要响。

我这里把第六感这个概念一口气举这么多例子,就是想在解释第六感 的同时,告诉大家,我就是看到有些人的表情在我说到第六感时,似乎开始有点迷茫,于是,我没有跳过这个概念,而是解释之后,再举例说明,目的就是要你们弄明白它。

因此,有一个技巧必须告诉大家。我们除了要引导听众的思路,还要适当地顺从听众的思路,满足他们的好奇心,满足他们对愉悦的追求,填补他们某些知识的空白。现在流行一种形式,等主讲人讲完之后,现场听众提问。为什么要这样呢?因为主讲人会忽略一些听众关心的问题,虽然有些问题显得稀奇古怪。

第二,听众面露疲态的时候。

我有一位专门从事礼仪培训的朋友。有一次,她跟我抱怨说,今天跟一群公务员培训,真的好累。我问为什么?她说因为他们根本就无心学习。

我告诉他,遇到这种状况,我的解决之道是,减少正式课程内容,讲一些关键点就好了,腾出更多的时间,讲点故事、笑话。她嫁了一位日本老公,也有多年日本生活的经历。我说,你就结合礼仪,讲讲自己经历的故事,一定非常吸引人。

我们经常会遇到听众疲惫的情况,甚至听众完全心不在焉的情况。怎么办?你不能去批评责怪听众,你只能找自己的原因——因为你讲的东西没有能够抓住他们的心。

我们从小就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寓教于乐,可以为什么我们在讲话的时候,总是忘记这一点,而要把讲话弄得那么枯燥乏味呢?我们为什么又不可以多讲讲故事,多讲讲笑话,多来点实例,让听众在开心的同时,被人说服,被你打动呢?

第三,你自己觉得太空洞、太抽象的时候。

这需要一种自我观照、自我反省的能力。也就是,似乎一分为二成为两个人,一个人在激情讲话,另一个人又在旁边冷静观察、评价。如果你紧张的话,你在台上的表现,说过些什么,可能都不太清楚。只有你达到一定境界,你才具备这种自我观照的能力。

人的思维至少具有双重性:一重是指向思考的对象,比如你思考着明天白天跟客户见面我要说点什么。另一重思考则指向人的思考本身,也就是你同时在检讨自己思考得全面吗?深入吗?跑偏了吗?理性吗?或者,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吗?我要现在思考吗?等等。

在讲话的时候,我们也要努力观照自己,发现问题,及时修正完善。以我个人的经验,如果讲话的时候,发现自己道理讲多了一点之后,我就会及时刹车,说,我跟大家讲上故事,或者说,我跟大家讲个笑话。这时候讲的故事或笑话,并不一定跟主题关联,也许只是话语当中的一个词语所引起的而已。

有时候,故意让自己的话语跳跃一下,让听众轻松一下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大家都知道我比较幽默,就我培训讲课而言,我要求自己,十分钟左右,必须让听众笑一次,也许来自专门设计的笑话,也许是即兴发挥的冷幽默。这个经验大家可以记下来。

 

如果你在口才或写作上有什么问题,请关注微信15023366466(长按复制)进行咨询!

樊荣强是《20天练成脱稿讲话》、《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》的作者,

 

评论